北京再擔保“十三五”服務科技文創發展 扶持小微“三農”效果顯著
來源:中國融資擔保業協會 作者:中國融資擔保業協會 更新于:2020年11月12日 10時 閱讀:0
2020年是“十三五”規劃收官之年,也是脫貧攻堅決戰決勝之年。北京中小企業融資再擔保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北京再擔保)作為全國首家省級再擔保機構,“十三五”期間,年平均承保額488億元,預計能夠完成承保規模五年規劃目標,較“十二五”期間年平均414億元規模增長了18%,服務首都科技、文創產業發展,扶持小微“三農”效果顯著。
一、用好用足再擔保政策,覆蓋結構優化
制定《再擔保業務合作指引》與《再擔保業務負面清單》,將比例再擔保與國家融資擔保基金、受托管理小微企業代償補償資金等扶持政策有機結合,形成并不斷擴大政策疊加效應,配合國家及北京市建立健全“前有補貼后有補償”的政策機制,引導擔保機構加大對科技、文創產業及涉農中小企業融資支持力度,將再擔保政策效果“用好”、“用足”。截至2020年10月末,實現承保額406億元,再擔保覆蓋的行業結構進一步優化,科技企業金額占比71%,文創企業金額占比7%,涉農企業金額占比4%,上述鼓勵類企業規模占比合計82%,相比2016年提高了8個百分點。
二、更新迭代創新業務產品,融資服務深化
北京再擔保聯合所屬國華擔保以不斷創新產品為驅動,加大對科技、文創小微企業的服務力度。一是深化科技型中小微企業服務,助力北京“科技創新中心”建設。針對科技企業輕資產、融資難問題,北京再擔保為技術具有前瞻性的初創企業量身打造了“創業貸”“原創貸”“科創加速貸”等系列科技類融資擔保產品,這些產品在近年來不斷更新迭代。“十三五”期間,兩家公司共為1067戶科技企業提供了45億元的直接融資擔保支持。二是探索解決文化企業融資難題,服務全國文化中心建設。針對文化企業經營波動較大,金融機構、擔保機構介入的積極性不足等問題,北京再擔保及下屬國華擔保通過與文創產業核心企業以及專業金融機構合作推出“演出貸”“影視貸”“金片寶”等多項文創擔保專項產品,五年間共為1267戶文創企業提供了51億元的直接融資擔保支持。
三、聚焦服務小微“三農”,增信服務廣化
北京再擔保與中國扶貧基金會下屬的全國性扶貧金融平臺——北京中和農信項目管理有限公司合作,為其引入的5億元、5年期支農支小保險資金提供增信服務,該筆資金每年服務超4萬戶農戶,覆蓋包括北京市懷柔區、門頭溝區在內的全國20個省226個縣。